預防骨質疏松系列之一
多項流行病學研究顯示,預計到2050年,全國每年發(fā)生骨質疏松性骨折的病例次將達到600萬。除此之外,骨質疏松正在逐漸年輕化。什么是骨質疏松?有哪些癥狀?如何預防?我們一起來了解什么是骨質疏松?
骨質疏松癥是多種原因引起的一組骨病,骨組織有正常的鈣化,鈣鹽與基質呈正常比例,以單位體積內骨組織量減少為特點的代謝性骨病變。在多數(shù)骨質疏松中,骨組織的減少主要由于骨質吸收增多所致。以骨骼疼痛、易于骨折為特征。
骨質疏松癥主要分為原發(fā)性和繼發(fā)性兩類。
原發(fā)性骨質疏松癥,分為絕經后骨質疏松癥(Ⅰ型,一般發(fā)生在婦女絕經后5~10年內)、老年骨質疏松癥(Ⅱ型,一般指70歲以后老年人發(fā)生的骨質疏松)和特性骨質疏松(包括青少年型;但病因尚不明)。
繼發(fā)性骨質疏松癥,是由影響骨代謝的疾病或藥物導致的骨量減少而造成,約占全部骨質疏松癥的10%~15%。
三大癥狀,警惕骨質疏松:
疼痛
原發(fā)性骨質疏松癥最常見的癥狀,以腰背痛多見,占疼痛患者中的70%~80%。疼痛沿脊柱向兩側擴散,仰臥或坐位時疼痛減輕,直立時后伸或久立、久坐時疼痛加劇,彎腰、咳嗽、大便用力時加重。
身長縮短、駝背 多在疼痛后出現(xiàn)
脊椎椎體前部負重量大,尤其第11、12胸椎及第3腰椎,負荷量更大,容易壓縮變形,使脊椎前傾,形成駝背,隨著年齡增長,骨質疏松加重,駝背曲度加大,老年人骨質疏松時,椎體壓縮,每椎體縮短2毫米左右,身長平均縮短3~6厘米。
骨折
是退行性骨質疏松癥最常見和最嚴重的并發(fā)癥。
信息來源:區(qū)衛(wèi)健局
上一篇:
預防骨質疏松系列之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