病例數(shù)首次超過新冠!甲流襲擊多地,該如何防治?系列之一
最近,「流感」患者越來越多。
以北京為例,在 22 日發(fā)布的最新疫情周報中,流感報告病例數(shù)位于首位,這是今年來新冠首次跌出榜首。
我國的許多其他城市,也有流感患者猛增的趨勢,其中超過 70% 是比較兇猛的「甲流」(甲型 H1N1 流感)。
冬春之交本來就是許多細菌病毒活躍的季節(jié),又恰逢開學季,大人孩子都容易生病。
其中不僅有流感和普通感冒,還有諾如病毒病、呼吸道合胞病毒(RSV)病、手足口病,以及細菌、支原體導致的上呼吸道感染等。它們的癥狀比較相似,都接近于俗稱的「發(fā)燒感冒」。
這些疾病往往同時到來,給醫(yī)院及學校、幼兒園帶來管理壓力。而今年的特殊之處在于:既往冬春季龐大的「發(fā)燒感冒」隊伍中,又多了一個新冠。
那我到底是普通感冒還是「流感」,還是「陽」了?流感會跟新冠產生疊加效應嗎?沒感染的應該如何預防?
從 1 月底至今,國內的新冠疫情都處于低流行水平,目前沒有發(fā)現(xiàn)明顯上升趨勢,但也沒有徹底消失。根據中國疾控中心 2 月 18 日發(fā)布的《全國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疫情情況》,全國近期每天報告的新冠病例仍在 5,000 至 10,000 例左右。
新冠和流感疫情可能會互相影響。過去三年,由于新冠防疫措施的影響,流感原本的季節(jié)性受到干擾,「反季」流感增加。2022 年 6 月,正當夏季,我國南方省份出現(xiàn)過流感流行高峰。
在新冠疫情期間,公眾流感疫苗接種率也有所下降。據媒體報道,我國 2020~2021 年流感疫苗接種率為 3.34%,2021~2022 年更是下降到了 2.46%,下降了近三分之一。
新冠還可能與流感、腺病毒、呼吸道合胞病毒合并感染,雖然概率不高(在新冠住院患者中低于 10% ),但容易造成更嚴重的后果。研究表明,新冠和流感合并感染的死亡風險,是單患新冠的病人死亡風險的 2.35 倍。
因此,不論來的是流感、新冠,還是其他傳染病,都要盡早做好準備。